“健康扶贫”花开映笑脸—我院大力推进"健康扶贫"侧记



 

接受外地考察团健康扶贫调研(资料片)


"真没想到,这次住院我个人医疗费仅花了几千块钱。"日前,牡丹区大黄集镇贫困户马占雷向记者讲起了他的看病经历。前不久,马占雷患病住进了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整个治疗下来前后花去医疗费35555.81元,受惠于健康扶贫政策,报销后最终治病只用了8420.12元。

   马占雷的事例不是个案。 2016年,牡丹区实施了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二次补偿、民政医疗救助补偿等一系列健康扶贫惠民政策。在此基础上,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又对建档立卡的患肿瘤、尿毒症贫困患者,再给予100%全额救助,此举自去年9月1日实行以来,一度缓解了贫困患者经济上的压力,也让患者享受到健康扶贫所带来的福祉。

 

义诊--架起通向健康的桥

   

       "把健康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解决好牡丹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在牡丹区实行的"精准扶贫+医疗扶贫+特殊病种兜底治疗"的扶持措施,解除了贫困肿瘤、尿毒症患者后顾之忧,进一步减轻了重大疾病贫困患者的实际困难。"日前,由于牡丹区健康扶贫效果显著,牡丹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刘峥在山东省健康扶贫视频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大夫,你们量不量血压?""大夫,我有冠心病、高血压……"8月1日,在牡丹区马岭岗镇西段村,面对村民的问询医务人员耐心地讲解着。现场,医疗小组的专家为群众测量血压、听诊,根据每名群众身体状况给予耐心详细解答,并提出合理化治疗建议、健康指导,对需要进行仪器检查的患者,及时接送至健康查体上进行检查,将健康送到了田间地头,人民群众家门口。

 

医务人员深入乡村为群众进行健康义诊


       已年逾七旬的村民刘奶奶告诉记者,她患有冠心病,头天听村里负责人说今天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的专家前来义诊,早晨不到7点她就来到这里。医务人员为她做了心电图、B超,然后认真听诊、问病情、开处方,并耐心讲解用药方法和慢病的防治知识。"自己走路不方便,也没到市里医院做过检查,这下好了,医院把查体车开到咱家门口,免费给俺们查体。通过检查发现,除了血压有点高,其它的都正常,这下可舒心了,这要感谢政府的政策好,医院的好服务啊!"西段村村民段大爷说。

  据介绍,"健康扶贫"活动开展以来,已为牡丹区李村镇、马岭岗镇、胡集镇的近万名村民进行了义诊,并根据村民具体身体状况建立健康档案。同时,结合当地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合理化诊疗、健康宣教等工作,对筛查出需住院治疗的患者,正常报销外医院还给予了费用的减免,进一步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

 

救助--守住通向贫困的门

 

      "没花多少钱,还把病给治了,幸亏有了党和政府的健康扶贫好政策……"日前,牡丹区王浩屯镇观音王村的李守田说起妻子的情况还是激动不已。

       李守田告诉记者,他患有冠心病,几年前因实施心脏造影和支架植入手术,医疗费花去了好几万,术后仅服药每月都要一两千元。去年,妻子又诊断出患上"食道肿瘤",治疗后花去了5.4万余元,望着"巨额的债务"家人是一筹莫展,但通过居民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医疗救助和贫困人口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报销了4.8万余元,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又对未报销部分给予了减免,最终仅仅花了5000元。"这在以前,俺们哪里敢去想,可自从有了健康扶贫的好政策,确实让咱们贫困户又多了一份保障。"李守田的妻子说道。

       据介绍,针对牡丹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持健康服务卡可享受"精准扶贫+医疗扶贫+特殊病种兜底治疗"的扶持政策,采用"先治疗、后结算"的付费模式,实行免收门诊诊疗费、急诊观察床位费等优惠措施,对心电图、B超、化验等各项检查费用减免20%,治疗费、住院床位费减免30%。

      与此同时,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还对建档立卡的贫困癌症和尿毒症病人,执行居民医疗保险报销、大病保险报销、民政医疗救助、大病商业补充保险补助后,剩余的住院诊疗费用,再由医院给予100%的全额救助。截至发稿时,已救助1517人次,救助金额达661540.62元,切实解决了重大疾病贫困户患者的实际困难。

  

     良策--打通迈向幸福的路

 

自健康扶贫惠民政策以来,牡丹区加大政府兜底力度,区政府制定《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实施方案》,区财政按照每人110元的标准,为8253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筹资910万元,购买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牡丹区红十字还对贫困户的医疗费用给予适当救助;各医疗卫生单位进一步落实"先诊疗、后结算"和首诊负责制、开通绿色就诊通道、便民惠民门诊和开展大型义诊活动……这些活动旨在实现优势医疗资源的下沉,让偏远地区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区医院的诊疗服务,彰显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每天妻子都需要输液,因天热担心患上褥疮,几乎天天都要给她擦澡,这样每天的医疗费用还要300元,如果没国家健康扶贫的好政策,每天这么多的医疗费,还真负担不起。"牡丹区高庄镇邓楼村的邓保勤,看着病床上的妻子晁春华说。

       今年52岁的晁春华,患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丈夫邓保勤在外打工,家中三个孩子,两个小的还在上学。7月17日晨,她左脑出现大面积出血,被紧急转送至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短短几天就花了几万元,沉重的医药费用让她们有些吃不消。无奈之下,丈夫想了个"巧",用报销后的钱再次办理了入院手续,以此解决无钱住院的窘困。 "两个孩子还小,我就凭到工地打个零工挣个零花钱。前几天,听亲戚说建档立卡的贫困患者,能享受"精准扶贫+医疗扶贫+特殊病种兜底治疗"的扶持政策,俺正在积极申请,也不知道能不能批下来。不过说句心理话,真能批下来确实让俺多了一份保障。"晁春华丈夫说道。

       据介绍,在全面落实便民惠民措施的同时,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结合"走基层"、卫生下乡、"健康行"等医疗卫生公益项目,多次组织医疗队伍到辖区乡镇为群众开展义诊咨询、健康教育等送医送药活动……通过扎实的健康扶贫工作,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苦户送去了温暖,献上爱心。并且为了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结合贫困户的实际,适时指导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有效切断贫困的传递。

       千帆竞发浪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正如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李华伟所说,在各级领导正确领导下和卫计部门精心指导下,健康扶贫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距离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未来,我们将以分类救治为方向,以惠民措施为手段,切实把健康扶贫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以实际行动喜迎十九大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