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断肢“重造师”田效卿:一场十多个小时的“战斗”


组织科室人员学习临床医学知识

田效卿为术后患者整理被褥

牡丹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团队人员(部分)

断腕再植手术

   悄无声息的手术室,透过双目高倍显微镜,特殊的手术针线缝合着那些细如发丝的血管和神经组织,一双灵巧的手正在拯救另一只手。几个小时后,奇迹出现了:患者再造的“手指”渐渐红润起来。出生于中医世家的田效卿是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的副主任,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对断肢(指、趾)再植,拇、手指缺损再造等手足常见创伤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田效卿从小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想做一名济世救人、甚至有影响的好医生,为家乡的父老造福。田效卿爷爷经常对他说:“做一天好医生不难,做一辈子好医生很难;做一天没有医疗纠纷的医生不难,做一辈子没有医疗纠纷的医生很难。但是,只要你技术好、有爱心,我看做一辈子没有医疗纠纷好医生也不难。”这些话一直激励着田效卿,也一直鞭策着他,至今已演化为他的行医准则。

  手是人赖以生存的工具,容不得丝毫闪失。一天中午,田效卿接到急诊科的一个电话,有一个32岁男性患者因抑郁症发作,把自己的手腕砍了下来。因出血量较大,患者生命体征已经接近休克状态,时刻会有生命危险。医护人员急忙把患者接入手术室内进行止血抢救,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再植手术。

  田效卿说,断肢再植,要把离断的骨骼、肌腱、神经、血管全部重新连接,任何一环都不容有失,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经过我们十多个小时的精心手术,终于成功完成了手掌再植。”术后,揉着自己酸涩的眼睛、捂着咕咕作响的肚子,从手术室出来,田效卿这才知道时间已经是次日早晨,十多个小时里滴水未进,但丝毫没有感到劳累。

  患者醒后情绪非常低落,针对患者这种心理,田效卿多次鼓励患者坚持康复锻炼,为其树立康复的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顺利出院。出院时其父再三感谢,没想到砍下来的手还能接上,真是想都不敢想。

  田效卿对大众网记者说,手足显微外科的患者有一个特点,就是急诊患者多。有些骨折患者可以择时手术,但断肢、断指、断掌的患者需要争分夺秒,尽早手术,而且血管、神经、肌腱吻合是个细发活,有时几个小时,有时就是十几个小时,常常夜里一两点钟回到家,又遇到其他急诊马上返回医院,家人虽有抱怨,却已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