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大量咯血命悬一线,牡丹人民医院介入治疗转危为安
7月12日,记者从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获悉,该院介入医学科为一名患肺结核反复大量咯血患者成功实施了支气管动脉造影+精准栓塞介入手术,让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术后患者咯血停止,目前恢复良好。
定陶城区52岁的楚某身患肺结核多年,起初是痰中带血,后来开始出现咯血现象。近期一个月内频繁咯血,止血药物治疗不佳。7月2日,楚某到牡丹人民医院就诊,第二天下午再次频繁咯血,该院介入医学科主任朱传江决定对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晚上六点手术开始,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动脉穿刺、引入导管造影……在术中患者大咯血的情况下,朱传江和杨振华主治医师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为他实施了支气管动脉造影+精准栓塞介入手术。整个手术过程用了约2个小事,术后楚某咯血频率大大减少,经过一个周的恢复,已停止咯血。
因为咳血,各种方法都止不住,别的医院对我说死亡的可能性是90%。” 楚某感激地说:“之前咯血很厉害,把家人都吓坏了,现在每天只是有点痰,一点血也没有了,医生真是把我从鬼门关给拉了回来啊!”
据朱传江介绍,咯血是一种常见疾病,通常是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部肿瘤等病变侵犯支气管动脉而引起。该病发病急、病情重,随时危及生命,可导致急性窒息死亡。常规治疗方案是内科止血治疗,如果止血治疗无效,再进行开胸手术切除病灶。但开胸手术风险大,病人痛苦大,术后恢复慢,还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因严重心脏病、肺功能不全等状况,不具备手术条件。通过介入治疗,术中造影明确出血靶血管的数目和大致位置,术中精准栓塞出血靶血管,有立竿见影的止血效果,对于挽救病人生命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是介入治疗?朱传江告诉记者,外科治疗是靠手术,内科治疗靠服药,而介入治疗不像完全打开的那种暴露、开放似的手术,同时,也不是一种靠药物来治疗的手术,它介于两者之间,介入干预的意思。按治疗范围可以分为肿瘤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心脏介入等等,而我院介入医学科主要为肿瘤介入及外周血管介入。微创介入也有其独特的优势:1、微创性:往往仅通过血管穿刺、插管即可完成诊断和治疗,病人痛苦少,无创伤或创伤很小。2、疗效高、见效快:一旦介入治疗成功,疗效显著;如出血立刻停止,管腔立即开通,伴随症状马上消失。3、定位准确:由于介入治疗所有操作均在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可插管至病灶局部进行治疗。4、可重复性强:在一次性治疗不彻底或病灶复发时可经同样的途径多次进行治疗以加强疗效。
据悉,今年上半年,牡丹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已成功完成外周血管、综合介入手术120余例,与传统疗法相比,不但明显提高疗效,效果更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