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人民医院肝病科:实现了肝衰竭治疗从单一模式向联合模式的升级转变


QQ截图20200511103227.jpg

       日前我院肝病科病区主任彭鹏通过将血浆置换术、血液灌流术、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成功让一位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家住牡丹区的李新(化名),今年50岁,患有乙肝多年,从未进行系统的治疗。近期家中事务较多,身体不适,便前去医院就诊。先后在我市两家医院治疗后,效果不佳。经熟人介绍,来到我院肝病科就诊。据彭鹏介绍,患者来就医时出现腹胀、眼黄、尿黄、不想吃饭,且腹腔具有大量的积液,经诊断该患者患有慢加急性肝衰竭。入院进行药物治疗三天后效果不佳,而患者胆红素值从原来的215升至260。
       因患者病情较重,彭鹏与患者家属进行谈话,征求他们的同意后,彭鹏通过将血浆置换术、血液灌流术、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三者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治疗。“先通过血液灌流术和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后又进行了血浆置换术,把其含有毒素的血浆过滤出来,再把病人的血细胞汇合健康人的血浆输注到病人体内。”彭鹏说,通过4月23、27日两次治疗,患者的胆红素从最初的260降至41.5,患者黄疸情况明显改善,目前该患者病情好转。
     “这样不仅为患者节省了花费,而且治疗效果较好。”彭鹏说,此次治疗模式实现了肝衰竭治疗从单一模式向联合模式的升级转变。
       我院肝病科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阶段选择不同组合的模式,开展个体化人工肝治疗,不仅操作更简便安全,还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愈后,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极大地提高了肝衰竭病人救治成功率。2019年,我院被授予“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示范中心”,这也是菏泽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此项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我院人工肝技术水平的认可,更是对医院今后积极创新研究新技术,提高救治水平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