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首例框架式立体定向 为治疗脑出血精准“导航”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一例框架式立体定向技术精准治疗脑出血病例。目前,该名脑出血患者恢复良好,神志清楚,语言流利。 

  患者王先生(化名)今年45岁,患有高血压,因未能服药不规律,突发脑出血,被人家紧急送到医院就医。医生检查后发现,王先生意识不清楚,呈昏迷状态,属危重病人,且王先生脑深部发生脑出血,形状不规则,出血量达45ml,符合手术指征。 

  “血肿在脑组织内存在时间长,会加重周围脑细胞损伤,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开颅,不仅患者创伤面大,恢复慢,而且家属也不容易接受,医院开展了框架式立体定向技术,不但创面小,且可以精准地找到血肿位置和血肿中心,大大减少了手术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有效确保了神经功能最小程度的损伤。此项技术的开展,为脑出血治疗走向一个新的技术高度。”神经外科主任陈涛说。 

  今年下半年,神经外科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先后多次外出学习,并请相关专家进院培训,在影像科、信息科等有关科室配合下,逐渐熟练掌握了头部框架固定、手术智能规划等核心技术,并与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建立了立体定向技术联盟,为这次手术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手术中,陈涛主任的团队通过框架式立体定向仪,打开类似于1毛钱硬币大小的颅骨骨洞和3mm不到的脑皮层切口,清除脑内血肿。 

 “我们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将颅内的血肿清除,而且创伤面小,很快降低颅内压,术后患者能很快清醒,恢复意识。脑出血在菏泽属高发病种,发病率高,最常见是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原多发于中老年人,现在患病年龄逐年降低,年轻人发病率高与生活条件提高有一定的原因,高血脂、高血糖都是引发脑出血的诱因。”神经外科主治医师仝兆锋解释道。 

  脑出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传统开颅手术不仅住院时间长,花费高,且效果不显著,现在开展的框架式立体定向手术,就是类似于导航,首先精准定位血肿的中心位置,并计算到达此处的最佳路径(通常经额部或者枕部,可以避开脑组织的功能区,减少手术入径的损伤);用很细小的穿刺针抽刺血肿。此手术对脑出血病人的治疗达到了一个极致的微创化,为病人恢复创造一个较佳的条件,且病人术后水肿反应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几天就到康复科开始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