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骨盆手术精准、微创、低辐射 手术机器人成为医生“超级助手”


       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在手术室精准地进行手术操作,这不是科幻片场景,而是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创伤外科真实的手术现场。近日,我院创伤中心已连续为两位患者在机器人辅助下完成骨盆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与传统手术相比,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通过术前自动手术规划、术中3D实时导航可视化、力位协同机器人精准操作,突破了传统手术中医生脑、眼、手的局限,做到了精准、微创、低辐射,成为医生的“超级助手”。

  据了解,国际上专家认为,骨盆骨折通过复位使骨折端的移位能够达到10毫米以内即为优良,而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的复位操作,平均三维精度达到3.41毫米,明显优于徒手复位的精度。

  由于骨盆周围血管神经丰富,又包裹着许多腹腔和盆腔脏器,骨盆手术在创伤骨科难度极大,被誉为“殿堂上的皇冠”,而骨盆骶髂螺钉手术更是“皇冠上的明珠”。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为骨盆骨折的治疗提供了绝佳的治疗手段,避免常规手术切口大、暴露广泛、出血多、切口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骨盆骶髂螺钉技术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为患者节省了医疗成本,也大大提高了术后快速康复的进程。

  在临床优势上面,机器人可提升精度,激光直击病灶,导引臂建立稳定通道,大幅降低医生对经验的依赖;提升效率,术前准备时间缩短至数分钟,操作流程遵循医生思维和习惯,操作时间较传统方法缩短50%左右;适应症广泛,创新的术中反馈与验证功能,有助于降低微创手术难度,可广泛用于脊柱、创伤、关节及野战外科;降低辐射,智能数字模块化“智微天眼”骨科机器人为全球首创模块化技术,包括激光定位系统(眼)、医学图像处理及规划系统(脑)、智能机械臂系统(手),可根据手术需要实现眼、脑、手灵活组合的使用,也可独立使用,适用于肌肉与骨骼系统中病灶点的定位,可应用于脊柱、创伤、关节、手足外、急诊、疼痛科等与肌肉骨骼相关的外科微创手术、开放手术。

  创伤中心、创伤外科病区主任朱德志说,手术机器人的引进进一步提升了科室救治能力和水平,手术机器人具有精准、精细、稳固等优点,可以减少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使手术时间大大缩短,伤口愈合也更快,从而提升了科室的救治能力和水平;使传统手术转变为定量的标准化数据,手术机器人应用时对患者进行定位与微创手术操作,这个过程使得手术操作可以量化并转换为数据,通过数据的优化与分析,又进一步优化手术流程,实现手术数字化,开启数字化与智能化时代。此外,手术机器人也是未来一体化治疗方案的交互载体与输出平台,包括智能检查、术前规划、术中指导、术后分析等其他软硬件将通过手术机器人间接对患者起到诊疗作用。

  精准医学、微创骨科是骨科手术发展的趋势,此次机器人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骨科手术治疗向更加精准化、智能化和微创化的方向迈进,将造福更多复杂骨关节疾病患者。